初创企业品牌想要生而不凡,往往本身都会隐含一些独有的基因,再通过专业策划团队助推,会让初创品牌成名来得更早一些。
品牌是一门管理认知的学问,同时又是所有用户认知某产品的心智空间的集合站,既可以说是一门让产品突显的显学,也可以说是一门极不容易描述清楚的隐学。
如果把这个商业世界进行分类,可以简单理解成产品的世界和品牌的世界。
盒畔认为,这两者间最重要的区别就是——是否基于认知去设计。
一个初创品牌想要生而不凡,至少应该遵守以下6条游戏规则
品牌建设原则一:细化一个新品类,并牢牢占据
品牌战略大师里斯深刻的洞察了"品类"是品牌之源这一规律。并且指出,人类的品牌文明本质上就是一部品类不断分化的历史。每一次有价值的细化,都创造了造就领导品牌的机会。事实上,已经成功的领导品牌也确实都是品类细化的高手,并且牢牢地占有着这个细化品类。
品牌建设原则二:拥有一个好名字
品牌名称其实是品牌创建最重要的资产,无论如何强调起一个恰当的品牌名称的重要性都不为过。
好名字是心智认知的钩子,它牢牢地把你的品牌挂在用户心智认知的品类栅格里,从而让你的品牌认知建立效率提升,进而长线降低成本。
好名字应该与品类关联,暗示产品属性,能与视觉锤呼应,并引发高价值联想。
品牌建设原则三:设计一套视觉锤
视觉锤是由里斯父女提出的,意思是强大的品牌往往会有卓越而差别化的主视觉识别图形来辅助。
一个绝佳的视觉锤是与语言的钩子相互配称的。语言定位本身已具有画面感时,视觉锤会成为自然的呼出。
对于初创品牌,找到语言的钩子与视觉的锤子,都是极经济的做法。
品牌建设原则四:道出一个好的品牌故事
品牌故事可以理解成要带用户去作一段旅途,最重要的是找出从哪里开始、在哪里转折,独特的问题解法,以及到哪里结束。想想观众们对你的故事可能已经有了哪些了解、他们有多关心它,以此找到合适的起点。
品牌建设原则五:定位配称的产品和用户体验
有人说品牌是体验,但归根结底,体验也会归元到大脑心智对体验的认知,所以最后都是认知。
产品是认知,价格是认知,渠道是认知,品牌形象也是认知…这些认知的设计需统一后续配称。
品牌建设原则六:基于社交媒体与用户连接
营销的要素还原到最简,就是三个:产品——渠道——用户。即回答:什么产品,通过什么渠道,到达用户。营销的目标就是改变产品与用户间的关系,从弱关系向强关系转化。营销的目标就是改变产品与用户间的关系,从弱关系向强关系转化。
以上是基于初创品牌想要做到生而不凡的几条简单原则。其实,世间没有绝对真理,也没有所谓"原则大法"。
初创企业的品牌如能在初创之时,就具有不拘一格的品牌基点,通过低成本的方式,占据细化品类的先发优势,结合好名称、视觉锤、品牌故事等加以推波助澜,那么,占据消费者心智空间会逐步上升,何乐而不为!